农业强国背景下的畜牧饲料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4-04 11:28作者:品牌文化部



01
【 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


我国饲料产业经历40余年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大向强的巨大转变,在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始终走在农业领域的前沿,为我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需求的稳产保供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我国饲料产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挑战并存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冲击和经济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饲料行业稳中求进,展现出强大韧性。总结来看饲料产业发展的成就体现为三点,

一是饲料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从2015到2022年仅7年时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就完成了由2亿吨到3亿吨的突破,并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二是饲料产业规模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提升,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经营形势总体稳定,全球顶尖饲料企业榜单前十中,有半数企业来自中国。

三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豆粕减量替代和饲料提效节粮工作稳步推进,维生素、氨基酸出口优势明显,抗菌肽、酶制剂等为新型饲料产品研发创制加快,生物饲料、宠物食品和饲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


饲料行业要立足国情农情,拥抱大变革,重塑竞争力,构建供给保障稳、科技水平高、经营体系全、竞争能力强的新格局、新业态。


新发展阶段下建设农业强国在四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建设农业强省、强县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二是农业地域性强,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选准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地方特色。三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保持历史耐心,谋定而后动。四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复杂度高,要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标长远目标防止工作走偏,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不断趋近长远目标。


02
【 蛋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缓解“进行时” 】


五条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路径:

提高养殖效率、

提高机体氮沉积效率、

开发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

种养结合的一体化农业、

培育不依赖于豆粕、高饲料转化效率的畜禽品种。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系统综合效益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济效益先增加后减少,社会效益逐渐增加,生态效益逐渐减少。中国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伴随着较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种养结合是改善环境、恢复土壤养分平衡的重大需求。


国内饲料原料资源的能量供给有余,但蛋白含量偏低、需要进口资源弥补。针对这一痛点,豆粕减量替代、养殖提质增效都是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在豆粕减量替代方面,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提高蛋白转化效率,最低可以减少饲料蛋白需求约1320万吨,相当于36%的进口饲料蛋白。此外,国内一些动物源性原料和非常规蛋白资源经规范处理加工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作为饲料蛋白使用,加上大豆油料扩种增产的植物蛋白原料,或可增加饲料蛋白供应量约1735万吨,替代48%的进口饲料蛋白。


要继续提升综合生产效率:提高繁殖成活率、降低全程死亡率、提高饲料转化率,要继续促进养殖提质增效。


未来几年,我国大豆和油料产量将会继续保持增加的态势。


最近几年,豆粕占我国工业饲料的比重不断下降,一方面,饲料养殖行业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和豆粕玉米减量替代方案,另一方面,杂粕进口量增加,生猪养殖收益和大豆粕价格剧烈波动,对豆粕消费影响也较大。叠加肉类进口渠道十分畅通,巴西和阿根廷豆粕进口全面放开,国内肉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未来产量难以大幅增加。因此,未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或难以大幅增加。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谢谢!






服务热线:0311-68052866